通海县“十三五”社会保障发展规划
     索引号:530423-003721-20170329-0003      发布时间:2017-03-29 08:38:31
[ 打印 ]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开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促进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根据《通海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通政发〔201436号)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是我县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改革迈出新步伐、创新取得新突破,发展最为迅速的五年。我县社会保障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以促进就业、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重点,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就业形势稳定、劳动关系和谐、社会保险保障层次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对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今后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取得的成就 

1、完善政策、狠抓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我县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开展了以“政策扶持就业、政府开发就业、经济拉动就业、产业调整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培训促进就业、社区服务就业”为主题的多元化促进就业模式,积极拓展就业空间,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1.1613 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5805 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 0.3511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5% ;发放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3938 笔,金额 19540 万元,全县发放鼓励创业“贷免扶补”贷款4178 笔,金额 21340 万元;职业培训 3361人;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 0.2975 万人;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得到落实,工作成效显著。

就业政策措施逐步配套完善,惠及城乡困难群众,扶持政策逐步扩大到城乡。基层公共服务平台遍及城乡,城乡一体化建设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全县9个乡镇、4个社区建立劳动保障事务站所,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已完成标准化建设工作,形成了县、乡镇、社区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初步建立,完善“通海县劳动就业信息公开网站”的内容,设立求职用工咨询台,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统筹城乡求职用工信息平台,努力实现供求双方信息对称,降低劳动力求职成本,为他们成功地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2、扩大覆盖面、强化征缴,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十二五”时期,我县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员累计达30206人(含离退休人员8197人),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16302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7600人,其中参加企业职工工伤保险人数11594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5332人,其中参加企业职工生育保险人数9344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805万人;征收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费11426万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14903万元;工伤保险费669万元(含机关、企业);生育保险325万元(机关、企业);失业保险费879.55万元。全县共有离退休(职)人员8197人。全年共支出各项社保待遇27137万元,社会化发放率达100%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多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初步形成。我县于20117月启动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14年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我县将符合条件的老农保个人账户及时并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依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新的个人账户,顺利实现了新老农保合并衔接。截至“十二五”末,我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162600人,其中应缴费125997人,已缴费108558人,缴费率90%。通海县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于20094月正式启动,至201212月符合参保20430人,至目前共参保871人,个人缴费470.6万元,政府补贴381.42万元,合计缴费金额852.02万元,截止201510月应计提社保安置补助费为2680.52705万元。

医疗保险工作平稳运行,“十二五”期间,我县医疗保险广覆盖、多层次、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得到建立和完善;建立了方便、快捷、公平的服务网络,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待遇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险扩面征缴稳步增长,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3160人,比2010年底20414人增长2746人,增长率为13.5%;累计征缴6582万元,比2010年底4613万元增长1969万元,增长率为29.9%;支出2871万元,比2010年底 2697万元增长192万元,增长率为7.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县参保人数11311人,比2010年底12133人增长-822人,增长率为-6.8%

做好金融社保卡及惠农支付点建立工作,积极与农村信用社沟通协调,积极推进金融社保卡发放工作,目前已完成153179人制卡工作;在全县村、社区建立惠农支付点,真正实现金融服务不出村。积极做好“两参”人员的补缴养老保险工作,办理补缴手续的“两参”人员773人,实际缴费734人,补缴金额合计为3301万元。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全县7个乡() 2个办事处和4个社区共分为11个自管组,全县共有企业离退休人员5681人,退休人员登记率达100%。做好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工作,对我县已开展近20年的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情况进一步核实,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为下一步我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进一步完善了基本社会保险制度等相关政策,统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筹结合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新农合三个不同层次的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形成了完善的多层次的医疗救助体系。经办机构更加完善、职责更加明确、管理更加规范。2013年成立社会保险稽核股,从社会保险基础信息、待遇审批支付、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稽核等重要环节入手,进一步加强了社会保险内部管理;加强了业务流程控制,明确了业务操作规范,进一步了建全监控、约束机制。

3、依法行政、强化服务,劳动关系调整新格局基本建立

积极推进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构建了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体系,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取得新进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调解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不断完善,建立健全了农民工工作协调机制,有力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劳动保障工作齐头并进。“十二五”期间,认真落实企业从业人员退休制度,审批办理退休手续1355人;2011年贯彻执行(云人社发?2011?61号)文件精神,办理超龄参保人员410人;办理已达龄民办教师退休246人;办理“两参”人员已达龄退休人员311人,认定未达龄“两参”人员视同缴费年限509人。对符合晋升等级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186名职业技术工人,按时通知参加培训鉴定。做好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调查工作,对我县涉及国民经济八大行业的166家次企业,近14700人次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工种岗位进行样本采集。对代表我县经济发展状况的49户企业的人工成本情况进行数据采集、汇总、上报。调查工伤事故1530起,上报市局认定1530人,认定工伤1498人;开展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确保工伤职工的权益,上报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材料311份。共接待企业从业人员群众来访1500余人次。

全力以赴,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十二五”期间,检查用人单位900户次,涉及劳动者人数21546人次。劳动合同年平均续签率达98 %。受理办结劳动监察案件41件,已结案41件,结案率100 %,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586.37万元,涉及农民工8361人。集中力量开展 2014年度网上劳动执法年审,由传统的现场年审变为网上年审。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咨询,进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普法培训,加大日常巡视检查与举报投诉专查力度,认真开展社会保险登记及扩面工作。我县自201111日以来,严格执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在建设银行通海县支行开设专门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账户,建设单位按照施工合同约定工程款预算的3%交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截止目前,累计收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1675.177万元,清退工资保证金737.357万元,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余额937.82万元。

创新劳动仲裁模式,提升劳动争议处理能力。2012年成立了通海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十二五”期间,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653件,调解率达56.5%,结案率100%。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体系,在全县9个乡镇设立了人民调解室,每个乡镇聘任一名调解员;全面完成上级行政部门交办的来信来访案件,交办56件,结办56件,结办率100%;完成劳动合同备案54751份,涉及职工54751人;完成聘用合同鉴证21639份,涉及职工21639人;设立流动仲裁庭,订制仲裁庭徽标,深入企业、社区广泛开展调解工作,流动仲裁庭调解成功89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有力促进了我县劳动人事关系的和谐稳定。

4、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确定了全县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思路,全面完成“金保工程”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做好1233396128)电话咨询服务中心、互联网服务渠道和基层信息平台建设。开展了乡镇(街道)“2113116工程”建设。我局重点开展了县、乡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通海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项目为省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目前县级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封顶,秀山、里山新建项目工程已完成,河西镇、高大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改建工程已经结束,其余乡镇改建项目正在对改建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和办理报批手续的工作之中。2015年,为适应“互联网?人社”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我局依托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科学提出人社专版的网上服务办事方案。

(二)基本经验

“十二五”时期,我县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并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千方百计促进和扩大就业,努力建设更加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就业,扩大就业与扶持创业并重;统筹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社会保险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统筹推进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各项工作,使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三是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就业工作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群体为重点;社会保障工作以特殊领域和人群参保等工作为重点;劳动关系协调以服务农民工为重点;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以平台建设和信息化为重点;全县社会保障工作重点突出,成效显著。四是改革创新、开拓进取。解放思想,始终坚持在改革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推进改革。创新开展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扶持工程等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积极稳妥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力推进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创新工作机制,推动我县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创新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县的社会保障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失业人员就业压力短期内难以得到化解,失业人员总量仍在增加,再就业和解困压力仍然极大;社会保险扩面任务依然艰巨,社保基金支付压力巨增,欠费征缴困难重重;劳动工资宏观管理指导工作有待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社会化管理有待完善;基层调解组织、乡镇街道劳动平台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相对滞后;劳动保障执法力度有待加强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十三五”面临的形势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我县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改善民生、社会和谐稳定的攻坚期,也是加快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滇中次中心城市区域格局的呈现,为我县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十三五”期间,我县社会保障事业将逐步走向制度保障一体化、工作方式法制化和人性化、管理体制服务职能精细化和社会化。但是,客观上随着经济形势、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老龄化加剧以及我县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和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宽,将面临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的不断增多并趋于复杂化、多样化,社会保障事业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十三五”期间,是困难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攻坚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加速期、劳动关系复杂多变期,必须高度重视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县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五金工业园区的逐步建成与发展为就业提供了大量岗位,另一方面,就业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外来劳动力虽然总量供给大,但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就业矛盾仍然突出。

(二)社会保险扩面任务依然艰巨

随着《社会保险法》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全面实施,社会保险制度的全覆盖与人人亨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已初步实现。然而,“十三五”期间,因大环境下经济发展形势趋缓,部分企业参保意识不强、经营状况不佳,劳动者个人流动性强、收入较低等因素,仍然存在部分小微企业不参保、未全员参保、停保等现象,全县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任务依然艰巨。

(三)劳动关系协调和工资分配有待提高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就业方式日趋灵活、多样,劳动关系形态越来越复杂、多变,企业工资支付和分配的微观性越来越强。建立健全协调的劳动关系、劳动争议处理、劳动执法监察机制、规范企业工资支付和分配行为,使我县维护和谐稳定劳动关系面临新的挑战。

(四)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十三五”期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障期望越来越高。我县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总体仍显落后,公共服务体系在人员编制、资金保障等方面投入不足,就业质量亟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整体仍然偏低,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经办服务标准、规范化程度较低,信息化建设对事业发展支撑不足,服务能力和水平较低,尤其是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信息技术运用水平较低,难以满足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快基层队伍、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提高劳动保障系统人员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十三五”时期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战略目标,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立足科学发展,着力深化改革,促进公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以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实现全县社会保障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民生为本、服务至上、争创一流的原则,全面推进我县社会保障事业跨越式发展;坚持就业优先、深化改革、市场导向、统筹协调、平等就业的原则,实施更加积极和开放的就业政策,实现公平就业、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建成覆盖城乡全体居民、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原则,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坚持以服务全县跨越发展大局为中心的原则,不断推陈出新,打好社会保障综合发展“组合拳”,打造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升级版。

(三)发展目标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努力实现我县跨越式发展目标,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加公平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建成城乡全覆盖、待遇水平高、保障强有力、服务更高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格局,保持以人为本的和谐劳动关系持续稳定,促进我县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

1、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紧紧围绕“和谐通海”的整体要求和“优化就业、服务民生”的就业工作目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劳动者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显著提高,就业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失业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实现城镇新增就业0.9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 以内;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0.2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175万人。

2、基本实现覆盖城乡的完备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养老、医疗经办资源,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实现基金安全可持续运行,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管理服务高效便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2万人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6.19万人、参保缴费率达90%以上,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1.86万人以上,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1.59万人以上,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54万人以上,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5万人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98.5%以上

3、企业工资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有序。符合企业特点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强化司法联动,加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执法力度,努力实现职工工资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

4、新型和谐劳动关系持续稳定。各类企业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工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普遍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更加完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劳动保障执法体系更加完善,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农民工工作机制更加健全。确保“十三五”期间,检查用人单位900户;劳动合同年平均签订率达98%;仲裁案件结案率达100%

5、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公共服务机构比较健全、设施设备更加完善、信息网络互联互通、服务流程科学规范、服务队伍素质优良、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基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目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规范、均等、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四、“十三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一)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

坚持市场导向、统筹协调、平等就业的原则,实施更加积极和开放的就业政策,实现公平就业、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建立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联动机制。

1、继续推进“创业担保贷款”、“贷免扶补”和云岭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相关政策,落实好税收优惠、收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及各类补贴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着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利用劳务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实施就业激励政策,促进就业再就业。

2、以创业为新的就业增长点,打造创业型社会。要充分发挥创业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下大力气改善创业政策环境、金融环境和社会环境,激发社会创业活力,致力于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动局面,营造创业“黄金期”,打造创业型社会。通过开展“全民创业”活动,进一步强化创业服务能力,提高创业服务水平。

3、打造实体与网上相结合的众创空间。支持鼓励各类企业、投资机构、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按照市场化原则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众创空间,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本县范围内积极打造由独立机构运营,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各种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是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满足不同创业者需求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4、认真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就业困难人员情况摸底调查,制定专门援助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援助;继续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进一步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和跟踪问效工作;认真做好岗位需求与资金保障能力的协调工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5、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支持企业入职和转岗培训,落实好培训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吸纳更多人员就业;完善职业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制度,实行政府投资购买培训就业成果;创新并丰富创业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创业培训后续跟踪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

6、统筹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就业服务工作。继续坚持县内就业和劳务输出并重、县内增岗与省外输出并举的方针,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省内外转移;建立项目投资拉动就业的工作机制,依托工业园区和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县内转移工作;深入推进“春风行动和就业援助月”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招聘会;做好失地农民的转移培训工作,进一步推进失地农民向非农领域和小城镇转移就业。

7健全和完善就业资金使用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就业资金使用效率。将就业资金使用作为工作考评的重要指标,建立资金使用进度与就业工作任务进展相挂钩的考核机制,通过就业资金的使用,刚性反映就业创业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做到以资金引领工作,以工作促进资金使用,从而保障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1、突出改革创新主线,着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从提升公平性为主向公平性与可持续性并重转变,从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转变,从粗放式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科学发展转变,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坚持保障基本、精算平衡、责任分担、统筹协调的原则,以坚持精算平衡和强化激励约束为重点创新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以合理界定事权和理顺部门职能为重点创新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以加强政策衔接和完善补偿政策为重点创新社会保障运行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水平适度、持续稳定的社会保障网。

2、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完善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继续鼓励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补充保险、互助医疗等补充性社会保障。

3、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深入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有序推进社会保障工作实施精准服务和精细化管理。继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将城乡各类群体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无雇工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工伤保险要突出建筑、矿冶等高风险企业,以开展建筑专项扩面行动为契机,强力推进参保扩面,并建立健全工伤保险预防、待遇支付及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确保各种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引导和鼓励各类人员及早参保、长期参保和连续参保。

4、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按照“统筹城乡、整合资源,完善体系、夯实基础,规范服务、分步推进”的思路,探索建立大社会保障管理和经办服务体制。加快经办服务场所、机构、人员、流程、稽核等的整合和规范统一,逐步实现各类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一体化。优化经办模式,拓展服务渠道,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探索社会保障经办服务外包。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依托“人社云”数据网络,建设“电子社保”、“掌上社保”,实现社会保障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5、强化基金监管,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基金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基金发放、使用操作流程,切实解决在基金收缴、对象确定、待遇审核和支付等环节存在的问题,严厉查处基金违规违纪案件和欺诈骗保行为,切实维护基金安全。加大对社会保险欠费的追缴力度,做到应收尽收。

(三)实施积极的工资收入分配政策

完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工资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重点提高基层一线职工工资水平;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重点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深化高收入行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控高收入行业、企业工资增长;规范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使企业负责人收入水平与职工工资增长水平保持合理;加强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完善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健全最低工资制度。

(四)全面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坚持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1、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全面实现劳动合同制度,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四方协调工作机制,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加强劳动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多层次劳动关系协调制度,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2、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节仲裁制度。加快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和仲裁机构的实体化建设步伐,加快调解仲裁队伍建设,推动各类企业普遍建立内部劳动争议协商调解机制,提升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组建率。提升仲裁院标准化水平。

3、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建立完善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基准制度。加强劳动用工领域诚信建设。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体制。健全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进中小微企业行动计划。

4、提高劳动关系协调能力。实施基层劳动关系协调、调解仲裁、劳动保障监察能力提升计划。

(五)健全农民工工作体系

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推动城乡劳动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强各类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鼓励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2、着力打造农民工劳务品牌。在政府引导下,扶持、培育一批具有我县特色和具有较高知名度、信誉度、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农民工劳务品牌。

3、推进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农民工普惠公共服务制度,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会保险参保率,切实解决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突出问题。

(六)全面提升社会保障事业综合发展能力

坚持以服务全县跨越发展大局为中心,不断推陈出新,打好人社综合发展“组合拳”,打造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升级版。

1、加快信息化建设。以社会保障“一卡通”为重点,实施金保二期工程,打造“互联网+社保服务”新模式,加快延伸到村的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实现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

2、加快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建设统一、规范、标准化的社会保障应用系统,提高系统集中层级,促进城乡服务类社会保险、劳动和管理工作协同办理,建设跨地区信息交换与结算平台,实现社会保障事业标准化、规范化。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1233396128)电话咨询服务中心、互联网服务渠道和基层信息平台建设,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作息化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全面提升社会保障硬件水平和综合服务保障能力。

4、强化社会保障系统干部培训,努力提高队伍能力,提升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支持能力。

5、强化干部教育,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实施

加强通海县“十三五”社会保障发展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制定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和重大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制定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和重大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将重点指标特别是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纳入政府考核体系,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加大财政投入,确保规划落实

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职责,建立政府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正常投入机制和政府的分担机制,将社会保障列入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确保社会保障重大项目的实施。在财政预算中优先安排社会保障专项资金。

(三)实施重点项目,促进事业发展

坚持工程项目为事业发展服务、为重点工作服务、为基层基础设施服务的原则,通过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工程,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础设管理服务能力的提升,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重点实施金保二期工程,社会保障卡“一卡通”项目,实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等工程;推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管理,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用工监控网。加快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我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现多功能、一站式、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服务;实施乡镇(街道)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进村(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和信息化建设。

(四)加强新闻宣传,注重舆论引导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加大劳动保障宣传工作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我县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成就、作用和经验,动员全社会关心、理解和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引导人民群众更新就业观念,强化参保意识,增强公民守法维权意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大宣传投入,领导干部带头学法,企业守法,民众知法,不断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造有利于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能力素质

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合理配备工作人员。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加强培训和考核工作,促进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满足社会保障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对象不断增多、工作总量快速上升的需求。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建设优质服务窗口。努力建设一支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附件:通海县“十三五”社会保障发展目标主要指标



海县“十三五”社会保障发展目标主要指标

        

单位

2010年实际

“十二五”规划目标

2015

完成数

“十三五”规划目标

指标属性

社会保险

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2.23

3.01

3.02

3.21

预期性

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2.62

16.26

16.26

16.19

预期性

3.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3.25

3.3

3.45

3.54

预期性

4.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1.3046

1.28

1.2817

1.25

预期性

5.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1.44

1.76

1.76

1.86

预期性

6.生育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1.22

1.49

1.53

1.59

预期性

7.职工医保险住院费用支付比例

%

73

73

75

75

预期性

8.居民医保险住院费用支付比例

%

48

50

50

55

预期性

9.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

1308

2020

2023

――

预期性

10.金融社保卡发放数量

万张

3.25

3.3

4.59

15.31

预期性

工资和劳动关系

11.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率

%

0.21

0.14

0.10

0.16

预期性

12.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

%

0.95

0.98

0.98

0.98

预期性

13.集体合同签订率

%

75

85

84.50

80

预期性

14.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

%

100

100

100

100

预期性

15.劳动保障执法主动监察用人单位覆盖率

%

30

45

50

60

预期性

服务体系建设

16.县(市、区)服务设施建设达标率

%

――

――

――

100

预期性

17.乡镇(街道)服务设施建设达标率

%

――

――

56

100

预期性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通海县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