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海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抓实中央、省、市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深入开展“科教引领创新发展”大讨论大行动,着力打好“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园区经济”三大战役,强产业、抓改革、补短板、促发展,全县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

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4.85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县人代会计划的49.9%、市任务的48.2%,其中:第一产业5.35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20.44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29.05亿元,增长9.5%,三次产业比重为9.8:37.3:52.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59亿元,增长42.1%,完成县计划的27.8%、市任务的27.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6亿元,增长12.4%,完成县计划的46.6%、市任务的46.6%;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5亿元,减少8.4%,完成县计划的29.8%,市任务的29.8%;进出口总额3.46亿美元,下降6.8%,完成县计划的21.5%、市任务的20.3%;实际利用市外国内资金29.06亿元,增长25 %,完成县计划的53.8%、市任务的5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4元,增长8.1%,完成县计划的48.6%、市任务的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81元,增长9.3%,完成县计划的40.4%、市任务的40.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1%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达134.4亿元,增长7.03%;各项贷款余额82.97亿元,增长6.63%,存贷比为61.73%,比上年同期下降0.24个百分点。计划执行情况主要特点是:

(一)抓“五网”建设,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一是以“五网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有效增长,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全面实施江通、弥玉高速通海段、杨广镇1万亩高效节水减排、高大乡整乡推进水利建设项目等路网、水网、能源保障网37 个项目建设。二是抓实项目建设责任,抓好项目落地。实行重点项目县级领导联系负责制,坚持项目、进度、问题、责任制列表管理制度和交办、函告制度,扎实推进全县163个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抓好5个省级“四个一百”、48个市级“四个一百”重点项目建设。三是积极向上申报项目,多渠道筹集资金。2017年以来共争取到曲江通海段治理工程(通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设施建设项目、福慧科技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2017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四八街(中心)粮库等五个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6193万元;争取到2017年市预算内共13个项目前期工作经费710万元;杨广智慧农业小镇进入省一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四是抓项目前期谋长远发展。抓好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家专项基金项目及PPP推介项目申报。五是抓能源建设促可持续发展。中广核玉溪通海五垴山风电场、中石油云南成品油管道工程(安宁—玉溪—蒙自干线)通海段项目、中石化玉溪—富宁成品油管道工程通海段、河西大平地光伏发电等6个县级重大能源类建设项目推进顺利。上半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59亿元,增长42.1%。

(二)抓高原特色农业,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切实加强“三农”工作,调结构、转方式,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强粮食、烤烟、蔬菜、花卉、林果、畜禽基地建设,培育5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小巨人”5户。投入1300万元财政资金,做好6亿元畜牧专项贴息贷款工作,加快推进100万头生猪和2000万只肉鸡养殖生态循环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截止6月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已推荐新认定市级家庭农场示范场11个,完成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14531亩、流转农户5648户。上半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19亿元,增长5.6%,实现农业增加值5.35亿元,增长5.5%。

(三)抓工业调整升级,促进工业转型发展。上半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44.54亿元,增长22%。一是抓工业调整转型升级,工业经济由重工业支撑转向轻工业发展拉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今年来按照中央、省、市要求,严厉打击、全面取缔“地条钢”违法产能,全县共关闭28户企业173台中频炉,涉及产能311万吨。二是着力抓好通海五金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园区承载力和产业集聚力。园区内水、电、路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截止目前园区共有入园企业89户,其中:建成企业77户、在建企业12户。三是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品牌培育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0户,拥有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户,科技型中小企业40户,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全县有效专利达51件;云南省著名商标达33件,8家企业的8个产品取得云南名牌。四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产业整体提升,增强经济发展后劲。重点抓好云南CY集团通海数控机床生产及铸造基地项目、云南福慧科技有限公司新建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项目、通变电器有限公司年产3万台智能型断路器生产线项目、通海杨广智慧农业小镇国际冷链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建设。

(四)抓贸易发展,促进消费需求拉动。紧紧围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增长目标,切实抓好通海以蔬菜、水果为重点的农产品对外出口贸易工作,着力刺激城乡消费市场,加强市场运行监测管理,促进对外对内贸易的发展。上半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6亿元,增长12.4%,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46亿美元,减少6.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1%;引进市外国内资金29.06亿元,增长25%,其中省外资金14.88亿元,减少30%。极推进以秀山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山—城—湖”旅游区建设,整合旅游资源,提升通海旅游品牌,进一步改善旅游发展环境,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上半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0.12万人次,增长33.5%,旅游总收入11.66亿元,增长45.07%。

(五)抓协调推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深入开展《通海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及建筑风貌、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新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及秀山路改造等重点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城乡规划体系不断完善。梳理城市提质扩容项目40个,着力推进文华路、八一路、礼乐西路、螺峰路等市政道路改扩建,启动实施秀山路“三点一线”改造提升一期整治工程及中医院迁建、新区小学建设等教育卫生补短板项目。推进二污及四街片区污水配套管网工程,完成县城雨污管网改造工程可研编制。全面启动实施城郊七组窑上口片区棚户区改造,改造旧住宅区1.64万平米,完成投资310万元。积极推进“百千工程”、农危改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61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069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竣工2926户,竣工率达100%,兑付资金47.55万元。

(六)抓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加快杞麓湖保护治理工程建设,抓好杞麓湖保护治理 “十三五”规划项目建设,现已开工项目11个,开工率77.6%,完成投资2.2亿元。全面启动《杞麓湖流域供水保障与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规划(2016-2020年)》《杞麓湖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2016-2020年)等6个专项子规划编制和《杞麓湖保护治理条例》修订工作。积极推进杞麓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启动杞麓湖南岸湖堤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杞麓湖网格化管理,形成了“四级网格化”保护治理杞麓湖的责任体系。加强河道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要求,初步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河长责任制”,共设立河长公示牌47块,建立县、乡、村三级动态巡查机制。切实推进城市“四治三改一拆一增” ,城市乱象得到有效遏制;积极开展农村“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自然村垃圾治理率达95.04%。“一水两污”、公厕改造工程顺利推进,累计处理生活污水130.35万吨,生活污水收集率达90.01%,完成县城11座公厕改造修缮、免费开放30座公厕,乡镇公厕覆盖率达88.89%,村庄公厕覆盖率达78.7%。加强新建项目的管理,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严格新建项目环境准入,重点建设项目环评率和“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对全县纳入补偿的15.32万亩国家级、23.3万亩省级公益林进行管护,启动2.3万亩石漠化封山育林项目,完成6000亩河西镇螺峰山防治林工程人工造林补植补造,育苗30万株。

(七)抓民生改善,促进社会事业和谐进步。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教育专项工程稳步推进,新区小学完成前期工作,各类教育均衡发展,高考取得重大突破,一本上线率较去年提高218%。卫计事业深入发展,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完善医保付费方式,推进“三保合一”,推行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 “创卫”工作扎实开展,人口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2‰。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就业、再就业工作迈上新台阶,新增就业1757人,再就业44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0 %以内;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持续推进,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5万人。殡葬改革稳步推进,全县已建成农村公益性公墓52个,在建3个、计划新建17个,火化区域内火化率、公墓安葬率实现两个100%目标。脱贫攻坚取得实效,“挂包帮”定点扶贫工作成效显著,易地扶贫搬迁全力推进,全县3个贫困行政村、2793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出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实施。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生活秩序正常。做好“七五”普法、依法治县工作。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规定,坚决遏制和杜绝重特大事故,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经济稳增长十分艰难。经济持续下行,实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行业结构不合理,规上工业的农副食品加工和钢铁企业占比较大,受国家整治“地条钢”企业的政策影响,我县有28户企业被列入整治范围,其中6户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停产,5月份影响规上工业产值达8000多万元。下一步,涉及的矿冶、装备制造等行业还会持续受到影响。

(二)投资后劲不足,产业投资增长堪忧。全年保持投资高速增长存在着重大项目储备不够,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不足,项目落地难的问题,特别是产业投资严重短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不充分。

(三)商贸服务业发展遇瓶颈。上半年蔬菜价格持续下滑,导致农业类批发企业销售额锐减,影响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同时,由于受银行紧缩贷款及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大幅下滑。

(四)增收缺乏财源支撑,收入基数严重虚高。在宏观经济下行,工业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效益下滑、固定资产投资滞后、房地产市场疲软等因素影响下、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地方财政收支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导致省对下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补助机制等系列转移支付补助增幅下降,基本财力保障缺口加大。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及措施

为确保下半年及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完成,着力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突出结构调整,强化产业发展引擎。按照“一产做特、二产做强、三产做大”的发展理念,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产业创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形成核心竞争力。

一是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着力做优做强做特现代农业,确保农业增加值增长6.5%。稳定粮食生产,巩固烤烟种植,完成685万公斤烤烟收购任务,加快无公害蔬菜、花卉、畜牧养殖标准化进程。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集中力量扶持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做大以果蔬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培育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示范场等为主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按标生产、按标上市、按标流通。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加快木格水库、杨广农业高效节水、小坝塘除险加固等项目的推进工作,努力改善农业水利设施。继续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等相关工作,释放农村发展活力,持续推进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二是力促工业平稳发展。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突出重点抓增量优存量,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认真落实《通海县关于科技创新实施方案》,加强科技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助推企业升级发展。做好企业纳规纳限的培育及统计工作,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监测分析,积极搞好协调服务,尽力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积极研究已关停地条钢企业的转型发展之路,加强引导扶持,全面做好后续稳定工作,最大限度减小影响。抓好云南CY集团数控机床生产及铸造基地、福慧科技生物天然气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尽快使之投产运行,形成实物量。全面完成园区实体化改革,促进园区良性运行。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梅子园片区道路建设,园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加快培育园区支撑产业,集中要素向园区倾斜,重点突破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调整优化园区规划布局,探索园区经济合作共建新模式,全力推进园区转型升级,打造全省极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园区。

三是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挥消费基础作用,确保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继续落实好国家扩大住房、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消费领域意见,着力刺激城乡消费市场,巩固发展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依托我县区位交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等优势,加快培育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重点抓好杨广镇海、曲陀关冷链物流园区建设。继续巩固和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果,着力刺激和提升农村消费。以创建通海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加快“山城湖”核心旅游区、河西特色旅游小镇、名邦印象等项目建设,积极培育一批新景区新景点,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旅游宣传推广、品牌创建、市场整治等工作力度,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实现旅游收入增长10%。健全社会信用和社会监管体系,加强价格监管,加大涉企收费等价格检查力度,不断改善市场消费环境,确保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以内。

(二)突出项目带动,夯实经济发展根基。目前我县投资工作形势十分严峻,增长压力不断加大。滇南购物中心、时代花园、天湖银座等一批重点项目基本完工,投资增幅放缓,加之新入库的项目个数少、投资小,支撑能力严重不足,要完成增长30%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下半年,全县上下要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要严格落实重大项目领导联系和项目跟踪推进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力度,强化推进措施,搞好协调服务,确保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重点抓好5个省级48个市级“四个一百”和163个县级重点项目建设,使之尽快投产运行,形成拉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导金融、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优势产业等项目建设,扩大民间资本投资,增强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围绕国家扩大内需的资金投向,精心筛选一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事业等项目,积极做好项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为项目的争取、落实和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创新招商方式,完善招商机制,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切实提高签约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投产达产率,引进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项目落地通海,力争利用市外国内资金54亿元。

(三)突出规划引领,建设宜居美丽家园。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努力实现城乡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城镇化率达51.5%。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抓好城乡体系规划编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南山片区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等相关工作,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科学谋划好通海城乡统筹发展蓝图。抓好投资2.6亿元行政新区市政道路建设,改善交通环境,提高新区承载力。加快通海商城、老客运站、中心城区人防工程、城东停车场、秀山路“三点一线”项目建设。做好256套保障性住房、滇南购物中心、体育场升级改造收尾工作,确保年内投入使用,基本完成城郊七组157户棚户区改造主要工程。加快“一水两污”、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和四街镇片区污水管网等工程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大力推进农危改和抗震安居工程、美丽街道、“百千工程”,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继续做好江通高速、弥玉高速通海段建设。启动杨广镇智慧农业小镇建设,认真开展“三城”创建活动。加强城市精细管理,实现“美化、绿化、亮化”,提高城市品质。

(四)突出绿色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继续做好杞麓湖流域村落环境综合整治、通海县杞麓湖沿湖截污治污、南部底泥疏挖、杞麓湖湖体植物收割等项目建设,全面落实河长制,努力改善湖泊水质。压实责任,全力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10个意见问题的整改工作。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大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监管力度,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单位GDP能耗下降2%。完成6000亩防护林工程补植补造工作,继续做好重点公益林管护。加强资源保护和循环利用,严守红线耕地,加快土地开发整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做好生态建设宣传,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五)突出民生保障,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增加民生社保等有效供给,努力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切实改善人民生活。一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做好养老保障、医疗保险等各项制度改革,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切实提高居民社会保障能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力争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强化精准帮扶措施,深入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实施好3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整村推进及3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积极落实社会救助、双拥优抚安置、城乡低保等惠民政策。二是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抓好新区小学、校安工程及美丽校园建设,切实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果,全力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提升计生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儿科住院楼和县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建设。健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切实抓好艾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发展福利、慈善等事业。三是优化社会治理模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县、“七五”普法教育。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积极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平安通海”建设水平。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